英语介绍袁隆平PPT
人物背景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平(今北京市),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
人物背景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平(今北京市),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人物事迹童年与青年时期袁隆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后在赣东北修政德、进贤县、贵溪县等地做主事官。母亲邓则(邓哲)是位强女子,袁隆平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袁隆平的童年主要在安江度过。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明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验证出这株变异株的特殊性质并成功育成第一代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1966年育成了中国第一个不育优良品系。国内与国际成就1985年8月,《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消息,宣布我国首次成功发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当时袁隆平正带领着助手们在海南三亚进行繁育攻关。当天晚上,三亚许多市民和育种专家聚集在招待所里,人人手中拿着收音机、录音机,收听广播里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的实况。当听到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时,大家欢呼雀跃,兴奋得一夜未眠。1995年8月21日上午10时,袁隆平飞抵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郊的黎刹镇,参加“纪念世界粮食日”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袁隆平作了《发展杂交水稻,为人类谋福利》的专题发言。他充满激情地说:“我在国内讲得比较多的是杂交水稻。国外一般称杂交水稻为超级稻。超级稻是超级常规稻的简称。从本质上来说,它还是常规稻。”他接着谈到了超级稻四大目标以及中国超级稻的发展前景等问题。他的讲话,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2020年9月29日,获得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授予的“金质纪念勋章”。人物评价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工作的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信念,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范,稻下乘凉梦想不变的高尚情怀,赢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凡是熟悉袁隆平的人都知道他对世界、对国家、对人民、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是一以贯之的,“做一粒好种子”是他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殷切期望,也是他毕生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