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貌调查PPT
湖南地形为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低落,呈蹄形。位于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海拔2099米,为省内最高点,中部大都为丘陵,多宽广的盆地和谷地,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
湖南地形为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低落,呈蹄形。位于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海拔2099米,为省内最高点,中部大都为丘陵,多宽广的盆地和谷地,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海拨大都在50米以下。按成因可分为以流水地貌为主,占全省总面的64.76%,岩溶地貌次之,占25.97%;湖成地貌最小,仅占2.88%,水面积占6.39%。按组成物质(不含水域)分沉积岩(包括砂质岩、碳酸盐岩、红岩、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地貌为主,占全总总面积的57.75%;变质岩类地貌次之,占24.99%;岩浆岩类地貌﹐仅占8.87%。变质岩类地貌次之,占24.99%;岩浆岩类地貌﹐仅占8.87%。按海拔高度(含水域)分以300米以下地貌为主,占全省总面积44.27%;300米到500米地貌次之,占22.58%;500—800米地貌占18.43%;800米以上地貌占11.72%。按形态分山地(含山原)占全省总面积51.22%,丘陵占15.40%,岗地占13.87%,平原占13.11%,水面占6.39%。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合占总面积的66.62%。全省可划分为六个地貌区:湘西北山原山地区、湘西山地区、湘南丘山区、湘东山丘区、湘中丘陵区、湘北平原区。这里介绍一些地区的地貌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它是“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张家界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常德从地形地貌上可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石门县北部,桃源县西部及西南为中、低山侵蚀构造地形,地形切割强烈,V形谷发育,地形坡度陡峻,海拔最高2099米,一般500米~1000米,相对高差500米~1200米;南部及东部为洞庭湖平原区,地势低平,地面标高一般在45~120米,最低35米。全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按地貌成因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侵蚀构造中低山、溶蚀构造低山丘陵、剥蚀构造丘陵、侵蚀堆积丘岗、堆积平原等五类。湖南丹霞地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赋予了丹霞地貌以雄、奇、秀、险。我国现阶段发现的地貌点有1000余处,全部和部分丹霞地貌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22处,占了18.5%。怀化通道万佛山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平江石牛寨国家AAAA级景区,茶陵丹霞地貌。2010年8月,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组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以“中国丹霞”名称共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并获批。邵阳崀山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湖南丹霞地貌的代表,同时也是湖南的一张旅游名片。2010年,在世界遗产中心关于中国丹霞的评估报告中指出:“崀山和丹霞山最清楚地演示了中国丹霞的典型特征。此而被被地质专家们赞誉成为“丹霞瑰宝”。湖南崀山属于中等侵蚀程度的丹霞地貌,正处在“风华正茂”时期,完整的红盆丹霞地貌,全国第一,形态多样的石峰、石柱绵延不绝。高大的崖壁与深邃的峡谷随处可见,一些巨大的石峰如“辣椒峰”、“蜡烛峰”、“骆驼峰”等赫然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