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营业外物质的吸收PPT
营业外物质的基本概念营业外物质主要指的是企业非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但可以计入企业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这些物质通常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并且与企业的经营...
营业外物质的基本概念营业外物质主要指的是企业非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但可以计入企业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这些物质通常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并且与企业的经营成果无直接关系。营业外物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企业出售、转让、报废等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净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指企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由于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净收益债务重组利得指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由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净收益罚没利得指企业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支付的罚款、没收的押金等产生的净收益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盘盈利得指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财产盘盈或盘亏所产生的净收益汇兑收益指企业因外币交易产生的人民币兑换收益其他营业外物质包括除上述营业外物质以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营业外物质的吸收方法吸收原则企业在吸收营业外物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性原则企业应如实反映其营业外物质,不得虚增或虚减公允性原则企业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营业外物质,除非在特定情况下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更为合适及时性原则企业应及时确认和计量营业外物质,不得延迟或提前确认配比原则企业应将营业外物质与相关的成本或费用进行配比,以反映经营成果的真实情况一贯性原则企业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处理营业外物质,确保信息的可比性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对营业外物质进行谨慎处理,避免高估或低估资产和收益重要性原则企业应关注重要营业外物质,并对其进行单独列示和披露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基于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来确认和计量营业外物质可理解性原则企业应提供清晰、易懂的财务报表,以便信息使用者理解和分析营业外物质吸收方法及实例分析企业在处置非流动资产时,应首先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处置利得,并将处置收入扣除相关税费后的净额记入该科目。同时,企业应将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冲销并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实例分析:某企业在破产清算过程中出售一批库存商品,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万元。企业支付了相关税费2万元,并将净收入28万元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同时,该批库存商品已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冲销后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企业在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确认为利得,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同时,企业应将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与相关税费之和作为换入成本,记入相应科目。实例分析:某企业以一批原材料交换一家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该批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30万元。企业支付了相关税费5万元,并将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万元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同时,企业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与相关税费之和135万元作为换入成本,记入相应科目。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应以重组债务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债务重组利得。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确认为利得,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同时,企业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相关税费之和作为重组成本,记入相应科目。实例分析:某企业与银行达成一项债务重组协议,将一项短期借款展期一年并降低利息。原借款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企业支付了相关税费2万元,并将借款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10万元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同时,企业将借款的账面价值与相关税费之和92万元作为重组成本,记入相应科目。企业在收到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支付的罚款或没收押金时,应以实际收到的金额确认为营业外支出,并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实例分析:某企业因违法排放污染物而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100万元。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了罚款,并将罚款金额确认为营业外支出,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企业在收到政府补助时,应根据补助的性质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实例分析:某企业收到政府补助资金50万元用于购买研发设备。企业应将补助资金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购买研发设备时将递延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若企业在本年度内未购买研发设备,则应将补助资金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财产盘盈或盘亏时,应首先调整账面记录,并将盘盈或盘亏的净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同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相关税费记入相应科目。实例分析: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盘盈5000元。企业应将盘盈金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同时,企业将盘盈金额的税费记入相应科目。若库存现金盘亏2000元,则企业应将盘亏金额确认为营业外支出,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同时,企业将盘亏金额的税费记入相应科目。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时,应以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为基础计量人民币兑换收益。若企业因外币交易产生的人民币兑换收益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确认为汇兑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同时,企业应将相关税费记入相应科目。实例分析:某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并持有50万美元存款。若交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5人民币,企业决定在交易日兑换人民币存款。在兑换过程中,企业以1美元=6.4人民币的近似汇率进行兑换,并获得兑换收益2.5万元人民币。企业应将兑换收益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同时,企业将相关税费记入相应科目。营业外物质吸收的列报与披露企业在列报和披露营业外物质吸收情况时,应遵循以下要求:真实性原则企业应真实反映营业外物质吸收情况,不得虚报或瞒报准确性原则企业应准确核算营业外物质吸收金额及相关税费完整性原则企业应全面反映营业外物质吸收情况,不得遗漏或隐瞒及时性原则企业应及时确认和披露营业外物质吸收情况,不得延迟或提前可比性原则企业应对营业外物质吸收情况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列报和披露,以保证信息的可比性清晰性原则企业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表格等形式清晰地列报和披露营业外物质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