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人民的杰出新闻记者-穆青PPT
穆青(1921--2003),河南杞县人,中国著名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记协名誉主席。1...
穆青(1921--2003),河南杞县人,中国著名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记协名誉主席。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至1942年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2年8月进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辑等职。1982年至1992年任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穆青同志青少年时代就读于革命老区豫东杞县大同中学,这是一所有红色基因的革命摇篮。在这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在本书所追记的“十个共产党员”之一的梁雷老师启蒙引导下,开始树立革命理想。随后,和其他同学一起追随梁雷老师的足迹,参加了八路军,开始了一生的新闻宣传工作。在从事新闻工作60多年里,他不忘初心,锐意进取,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队伍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穆青同志是喝着黄河水和延河水成长起来的革命新闻工作者,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到热浪奔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拨乱反正的艰难历程到大潮澎湃的改革开放时代,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使穆青成为新闻战线上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在广大读者中享有崇高声誉的名记者。。在20世纪的新闻史上,许多新闻名篇是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大庆铁人王进喜,工人的旗帜赵占魁,不忘周总理嘱托的植棉专家吴吉昌,植树模范潘从正,红旗渠排险英雄任羊成......这一个又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正是通过穆青和他战友的笔,传播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穆青同志笔下的这十位共产党员,除了焦裕禄、郑永和是县级领导干部,其他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和普通工人、农民。在穆青的新闻报道中,他总是将镜头对准人民,书写和讴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穆青也因此被誉为“人民记者”,他的新闻作品最大特色就是具有鲜明的党性和人民性。当年,在延安清凉山上,他便树立了一生的信念:新闻工作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人民,要生活在人民中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也是穆青同志诞辰101周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穆青笔下的十位共产党员是楷模,穆青本人也是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穆青同志钟爱郑板桥的一首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通。你想想,封建时代一个县太爷,还能关心民间疾苦,我们共产党员、人民的记者,更应该时刻不脱离群众,一字一句总关情啊!"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穆青一生根植人民、情系人民、服务人民。战争年代他的脚冻僵了,房东大爷用自己的胸膛暖热他一双脚。这双脚走遍祖国大地,穆青走进了人民心中,为人民赞美,为人民讴歌。“勿忘人民”是他的坚定信念和毕生追求,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穆青作品所体现的豪迈、激情和力量,都源于他矢志不渝坚守的座右铭——“忽忘人民”。穆青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为民情怀和光辉榜样,必将激励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和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新阶段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胜利而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