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就业政策PPT
强化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加大对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对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
强化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加大对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对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先缴后补的原则,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及公益性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的配套资金。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初次核定享受补贴政策时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大力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加大对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的补贴和奖励力度。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创业扶持政策(二十二)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创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好的借款个人,可继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但累计次数不得超过3次。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创业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一次性给予每人不超过1万元的创业补贴。对连续失业一年以上,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人员自筹创业启动资金并依法登记、创办实体、取得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并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每人不超过1万元的创业补贴。(二十三)提供创业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的,可申请获得不超过3个月的职业培训补贴。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实现就业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可申请获得不超过6个月的职业培训补贴。(二十四)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对入驻实体数量多、孵化效果好的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从就业补助资金中给予一次性不超过30万元的奖补。对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初创企业(含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可申请获得一次性不超过2万元的初创企业补贴。对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初创企业,可申请获得一次性不超过5万元的初创企业补贴。(二十五)提供场地支持。落实场地租金减免政策,对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2022年3个月租金,其中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免除2022年6个月租金。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的,再补充免除3个月租金,全年合计免除6个月租金。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时作为客观因素予以考虑。实施兜底保障措施(二十六)完善失业人员帮扶制度。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发放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对参保不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发放1个月的临时生活补助。对因病或非个人原因致使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且未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发放一定的疾病医疗补助金。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各地要按规定及时兑现失业保障扩围政策,确保参保失业人员按时足额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助。(二十七)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加强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支出型困难家庭等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监测帮扶。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生活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或纳入低保等。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低保或集中供养。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实施救助。落实好低保、医保等兜底保障措施,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