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生平介绍PPT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33],福建侯...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33],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早年经历林则徐出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此时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已经46岁。林则徐的母亲曹氏,生有三子,林则徐为其长子。由于家境贫寒,林则徐的童年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天资聪颖,在母亲的教育下,他熟读经史,性格也十分刚直。嘉庆四年(1799年),林则徐会试落第,回乡以教书为业。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第二次参加会试,终于考中进士。仕途生涯1. 翰林院编修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林则徐任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年(1822年),林则徐充浙江乡试副考官。道光三年(1823年),林则徐历任浙江杭嘉湖道、按察使等职。2. 地方大员道光五年(1825年),林则徐以母亲病重为由请求在籍尽孝。道光九年(1829年),林则徐先后任河南布政使、陕西按察使、东河总督等职。在河南布政使任上,黄河开封段决口,林则徐主持堵塞决口工作,亲赴现场勘察,上奏陈请“酌改河堤新制”,改革“抛砖筑坝”为“缕堤合龙”,先塞决口,后闭正河,在黄河下游修筑堤坝系统,确保黄河不再决口。在陕西按察使任上,林则徐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并协助陕西巡抚阮元治理关中地区旱灾救灾工作。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在江苏巡抚任上,林则徐改革盐法,“奏请查禁吸食鸦片及开设烟馆”,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并积极治理太湖水患。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在湖广总督任上,林则徐严禁吸食鸦片,奏请查封外国烟贩在中国的非法烟栈和汉口、汉阳等地的烟馆;多次上书道光帝,力陈鸦片危害;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在广州共同查禁鸦片走私贩卖。经过与外国烟贩激烈争斗后,收缴了外国烟商的鸦片,并于虎门销烟。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3. 民族英雄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主张严禁鸦片而被贬为庶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尽管林则徐早已警告过英国的侵略本质,然而清政府因战事准备工作不足而且迟缓,从军备到情报都处于劣势,导致战争陷入了被动挨# 林则徐生平介绍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他出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8月30日),早年家境贫寒,但天资聪颖,性格刚直。嘉庆九年(1804年),他考中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从翰林院编修到地方大员,再到湖广总督和两广总督等要职,他在每个岗位上都表现出色,政绩斐然。然而,在湖广总督任上,林则徐因严禁鸦片走私而引发了著名的鸦片战争。尽管在战前他已警告过英国的侵略本质,但清政府并未重视,导致战争爆发。在战争中,清政府因准备工作不足,从军备到情报都处于劣势,导致战争陷入了被动。然而,林则徐在战争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高超的指挥才能。他积极调兵遣将,加强防御工事,并亲自指挥炮兵部队进行反击。尽管清军在战场上多次失利,但林则徐坚定的决心和勇气鼓舞了全体将士,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战争结束后,林则徐被贬为庶人,但他并未灰心丧气。他继续关注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考记录在《四洲志》等著作中。林则徐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思想家和文化名流。他的文学造诣深厚,书法自成一家,还积极推动西学东渐。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无人能及,他的思想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林则徐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已成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则徐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鸦片战争和民族英雄的称号。他在政治、文化、思想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林则徐的清廉形象和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改革盐法等,都为当时的政治风气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他坚决反对贪污腐败,严格治理官员的行为,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这些举措都深受人民的欢迎。在文化上,林则徐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意境深远,文笔流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家,笔力遒劲,气韵生动,被誉为“林派书法”。他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引领了当时的文化潮流,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在思想上,林则徐是一位开明的思想家。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启了洋务运动的思想先河。他的开放思想和对西学的积极态度,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林则徐还积极参与了社会公益事业。他在治理水患、救灾济民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在广东任职期间,积极推动禁烟运动,打击海盗和维护社会治安,深受百姓的爱戴。总的来说,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丰富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他的政治才能、文化造诣和思想影响,都使他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不仅体现出了他的坚定立场和爱国精神,也展现了他出色的外交才能和国际视野。在战争中,他坚决反对鸦片贸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同时,林则徐也充分认识到英国的强大实力和先进的科技水平,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文化。他在战争中不仅加强了军事防御工事,还积极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装备,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此外,林则徐还通过与外国使节的交流和谈判,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和国际视野。他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展现出了灵活性和务实精神。这些外交努力为当时的中国争取了更多的国际支持和友好关系。林则徐的生平事迹不仅仅是对他的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强大而努力奋斗。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林则徐的生平事迹中汲取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他坚定的信念、爱国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及开放包容的态度都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林则徐的贡献不仅限于他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他在担任地方大员和总督期间,致力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进步。他重视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他还在教育、卫生和救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林则徐的开放思想和对西学的积极态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他引进西方科技和文化,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中国近代工业、教育、文化和军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激励他们追求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也深深地感染了中国人民。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保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而战。他的事迹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总的来说,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丰富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他的政治才能、文化造诣和思想影响,都使他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他的事迹和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