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由来PPT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截至2013年,刘姓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截至2013年,刘姓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 刘累与刘姓起源据多处史籍记载,尧为黄帝二十五世孙,其血缘关系已相当遥远。其十四世孙伯祁,是尧陶唐氏部落首领唐尧的儿子。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记载,刘累为伯祁长子,是夏朝至商末周初时期晋南地区唐国国君唐尧的裔孙。据《左传》记载,夏代中期,夏王孔甲赐给唐尧后裔刘累封地于今河南省偃师县召亭之西,时称唐国。夏王孔甲二十年(前1763年),刘累应召带着家族及工匠队伍离开召亭之西,前往成汤的王宫任职。由于刘累勤勉努力,很快就得到了成汤的信任和重用。当时,王宫里还有两位贤臣,分别是车正官名履巢和另一位名叫仲虺的贤士。他们看到刘累在成汤王宫中备受重用,便和刘累商量分一块封地居住,以此培植势力,以图东山再起。仲虺在晋南地区有很高的声望,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后,向夏王孔甲请求允许他让家族及部族搬到晋南地区去居住。得到夏王孔甲的批准后,仲虺带着家族及部族搬到了成汤的封国陶正的势力范围之内居住下来。不久之后,履巢也搬到了成汤封国的西边居住下来。仲虺和履巢都和刘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三人以成汤封国的陶正为中心,加紧培植自己的势力范围。夏王孔甲四十年(前1739年),夏王任命刘累为御龙氏,专管为宫廷饲养驯化龙的事务。这时刘累的声名如日中天,成为成汤重臣中的一员干将。当时夏朝的龙被视为神圣与权威的象征,御龙氏自然成为最受夏王宠信的巨擘大族。夏王孔甲四十四年(前1735年),由于彗星出现和年景逐年恶化,夏王孔甲委派刘累担任御龙氏族邦首领,在伊阙山一带为夏朝守护山川附源等事宜。这一任命进一步巩固了刘累的地位和影响力。夏王孔甲四十六年(前1733年),由于夏朝国运衰落,天灾人祸不断,夏王孔甲委派刘累到汾川一带去主持祭祀大礼。汾川在夏朝时是祭天祈谷的地方,也是夏朝的龙脉所在之地。此次委派刘累主持祭祀大礼,无疑是对刘累地位和声望的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夏末商初时期(约前1656~前1600年),天下大乱,黄河下游的夷、夏诸国皆归服于商汤。商汤委任仲虺为左相,委任履巢为车正官职。商汤所依靠的两面大旗——仲虺和履巢就是当初随同刘累到晋南地区培植起来的两大势力之一。此时天下归服于商汤已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商汤依靠这两大势力的支持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商朝初期(约前1600~前1460年),商汤委派刘累继续主持汾川一带的祭祀大礼。同时商汤还委派他监管殷(今河南安阳西北)、洛(今河南洛阳市东南)等诸地,并赐给其“御龙旗”。这是当时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从此以后刘累家族在商朝担任高官显职、世代相传四十世子孙不断繁衍下去。其家族成员遍布天下各地为中华刘氏最大的一支派系。史称“御龙氏”。 刘邦与西汉王朝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前256年8月23日-前195年6月1日),字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