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解剖生理PPT
概述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负责听觉和平衡觉。耳的结构复杂而精细,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
概述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负责听觉和平衡觉。耳的结构复杂而精细,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内耳则包括膜迷路和骨迷路。外耳耳廓耳廓位于头颅两侧,呈漏斗状,具有收集外来声波的功能。耳廓主要由弹性软骨构成支架,外覆皮肤,皮下组织较少。耳廓的前面凹凸不平,形成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耳甲艇、耳甲腔等解剖标志。耳廓的皮肤薄,血管位置浅表,易于受到外伤和感染。外耳道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cm。外耳道外1/3为软骨部,与耳廓的软骨相延续;内2/3为骨性部,是由颞骨鳞部和鼓部围成的椭圆形短管。两部分交界处较为狭窄。外耳道表面覆盖皮肤,内含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中耳鼓室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cm³。鼓室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组成为听骨链。鼓膜的机械波动可以通过听骨链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里淋巴的共振。鼓窦和乳突鼓窦是鼓室向后上方的延伸,乳突则是鼓窦的后下方部分。它们是中耳的一部分,与鼓室相连通。咽鼓管咽鼓管是一条连接鼓室和鼻咽部的细长管道,全长约3.5~4cm。它的主要作用是使鼓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相通,从而维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当吞咽或打哈欠时,咽鼓管会开放,以平衡气压。内耳内耳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结构复杂。骨迷路是颞骨岩部骨密质围城的不规则腔隙,分为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膜迷路则位于骨迷路内,充满淋巴液。前庭前庭位于内耳的前部,由三个半圆形的骨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前庭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觉密切相关。半规管半规管是三个半圆形的管道,位于前庭的周围。它们是内耳的重要结构之一,负责感受头部的角加速度运动,参与维持身体平衡。耳蜗耳蜗是内耳的一个重要部分,形似蜗牛壳。它负责将声波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递给大脑进行解析和理解。耳蜗内充满淋巴液,淋巴液的波动会带动毛细胞的运动,进而产生神经信号。总结耳的解剖生理结构复杂而精细,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听觉和平衡觉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耳朵,避免受到噪音、感染等不良影响,以保持其正常功能。